2007年1月9日,NBA每日的例行賽照常在各地上演,其中本季戰績滑落谷底的超音速在客場對上氣勢正盛的太陽隊。最後結局毫無意外,主場球隊以11分之差輕鬆擊退來訪的客隊,再添一場勝績的太陽繼續邁向他們的連勝之旅,而吞下敗仗的超音速心裡也沒有太多感覺,因為這彷彿是他們慘澹球季中已經習慣的例行公事。然而,這場看似強弱分明、平凡無奇的比賽卻因為一位球員的特殊表現吸引了許多球迷的目光,他就是柯利森(Nick Collison)---當天他以29分21籃板寫下了生涯新高。
 

如果你只看NBA,恐怕你很難對這個名字留下太多印象,但如果你有在注意NCAA的話,他的名號比得上你所想得到日後在NBA發光發熱的名將。伍登獎(John Wooden Award)全美第一隊、Big 12聯盟最佳球員、全美教練協會票選年度最佳大學球員、美聯社票選全美大學第一隊等…...,這些都是他在四年大學生涯中得到的禮讚,甚至他還入選了2002年世錦賽的美國代表隊以及由NBA球員所組成的2004年奧運美洲資格賽代表隊。當柯利森在2003年選秀會上以第12順位被超音速挑走時,很多人都看好他在防守及籃板上將帶給球隊極大的幫助,但這一切卻隨著柯利森肩膀嚴重脫臼迅速化為泡沫。
 

「不能上場為球隊貢獻心力真的讓人十分沮喪!」柯利森說。
 

看著同年加入NBA的詹姆士(LeBron James)、安東尼(Carmelo Anthony)、韋德(Dwyane Wade)、波許(Chris Bosh),還有大學隊友兼好友的韓瑞克(Kirk Hinrich)在場上譜寫03梯黃金新世代的華麗序曲時,柯利森恨不得馬上披掛上陣,成為其中一份子,無奈整季報銷的惡耗讓他只能穿西裝枯坐場邊。這種漫長看似無盡的等待對還是菜鳥的柯利森來說確實是種煎熬,也讓他的職業尚未起步便蒙上一層陰影。
 

為了彌補第一年的空窗,柯利森在傷癒後不斷加強個人的體能和各項技巧,原本就以苦練聞名的他,更是發狂般投入球隊為他準備的各種菜單。「他看起來像是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不過為了讓他更習慣比賽節奏以及考慮傷勢復原狀況,新球季我們還不會讓他承擔太多責任。」麥克米倫(Nate McMillan)說。
 

04~05年,柯利森「總算」開始了他的NBA生涯,從板凳出發的他,上場時間不過17.0分鐘就有5.6分4.6籃板的績效;接下來的兩年,獲得教練和球團信任的柯利森在出賽機會增加的利多下,成績逐年上升,不管是先發還是替補,扛中鋒還是前鋒,積極賣力又任勞任怨的柯利森總是堅守崗位,達成教練賦予的任務。本季柯利森在先發時平均能攻下11.6分9.4籃板,擔任中鋒的角色同樣有11.9分9.2籃板的表現,且投籃命中率逼近5成5,如果考慮他只有6呎9吋的身高,如此以小搏大的精神已足以讓人敬佩。
 

「他是那種各隊都想擁有的球員!」柯利森大學時期的教練威廉斯(Roy Williams)曾為自己的子弟兵下如此註解。這句話相信所有超音速球迷都能感同身受,尤其在飽受凌虐的油漆區中,一個用拚勁寫日記、不輕易退縮的白色前鋒是他們在這個飄搖不定的球季裡最深刻的寄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巴瑟畢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