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慢慢迴轉到1998年

十八歲、臉龐猶稚嫩的陳信安,從手球世界轉戰籃球國度後迅速顯露驚人的體能天賦,以其超越亞洲球員的彈跳力與滯空能力一舉擄獲球迷的目光。憑藉優異的身材條件,陳信安成為當時新生代球員最受注目的進攻終結者,「臺灣飛人」、「籃球博士鄭志龍接班人」、「亞洲最有潛力球員」的封號頭銜風湧而至,讓烏雲籠罩的台灣籃壇露出久違的一絲曙光。

往後幾年,「黃袍加身」的陳信安一直是大幅換血後的中華隊陣中第一把交椅,大家都把中華隊能否重返亞洲列強的重責大任繫於他身上。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個性靦腆的「小王子」並沒有被名氣沖昏了頭,他仍持續不斷地加強重量訓練,改進個人的攻守技巧,不僅以MVP之尊帶領裕隆奪得SBL史上首次總冠軍,還在二連霸之餘創下單場52分的紀錄,而遠渡重洋參加NBA季前訓練營以及投入ABA聯盟更是寫下台灣球員赴美挑戰的歷史新頁。

然而,這一切的意氣風發卻在2005年暫時劃下休止符!

腳踝的受傷讓陳信安再次無緣亞錦賽,缺少能量的中華隊依然掙扎在八強之外,重回往日榮光彷彿一張永遠無法兌現的支票,靜靜地躺在抽屜裡,昨日黃花,不勝唏噓。更讓人難以下嚥的是2006年在台舉辦的兩項國際賽事-瓊斯盃和亞洲職籃大賽,翹首已久的球迷千呼萬喚終於盼到飛人歸隊,終於盼到新世代球員的重新聚首,然而眼前熟悉的情感依舊,映入眼簾的身影卻是出乎想像的模糊不清。

昔日舉手投足充滿自信的陳信安如深陷泥沼,攻擊毫無章法,技巧單調粗糙,傲人的切入破壞力似一灘死水停滯不前,與隊友之間的聯繫複雜得難以捉摸;進攻如此,防守時的漫不經心、腳步怠惰更是讓人氣結。簡單地說,傷後復出的陳信安就像一頭有氣無力的獵豹,速度野性依舊,卻在莫大草原上失去方向感,這樣的茫然矛盾透過畫面清楚傳送到球迷的眼中。

「這是信安?」

「這是現在的信安嗎?」

「他到底在打什麼?」

我相信陳信安不會不知道他現在的狀況,我也相信教練團想幫助他卻有心無力,以現今台灣的籃球環境,能給予像陳信安、田壘等這類層級球員的指導實在有限,沒有外在因子的觸動,單憑個人的領悟融會只是徒負光陰,事倍功半。

現實既然如此,陳信安又該如何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我的感覺是Carmelo Anthony!

經過三年的消長,Anthony在整體評價上顯然已落於兩位同梯James和Wade之後,然而在這次世錦賽上我們卻看到Anthony強悍不羈的一面。不同於James、Wade在個人單打與團隊進攻上的拿捏失衡,Melo很單純地以各種拿手方式攻擊籃框,從低位到外線,不需過多的思索和繁複的傳導,就是接應、得分、撕裂對手防線,簡單卻堅決。

中華隊裡的陳信安也應如此,坦然地卸下隊中第一人的驕傲吧!心無旁鶩「以得分為己任」,從內而外發揮自身原有的破壞力,成為無所不極的攻擊機器。或許藉由這樣的釋放能開啟球隊另一種格局,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方向去突破纏繞在心上的枷鎖。

休止的音符依然沉睡著,動人的樂章猶未曲終,就讓我們低頭禱告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巴瑟畢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