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場以
16分之差慘敗給騎士、結束本季季後賽之旅的同時,很可能也是籃網球迷目睹基德(Jason Kidd)、卡特(Vince Carter)、傑佛森(Richard Jefferson)三劍客並肩作戰的最後身影。因為在今年夏天,卡特即將成為自由球員,而基德也有可能在球隊薪資考量下成為交易籌碼。不管結果會是如何,這個句點總是不完美。
 
說真的,這個系列賽打到最後真的只能用昏昏欲睡來形容,除了越戰越勇的基德外,實在讓人提不起勁,整個系列賽看下來,若不是基德賣老命,我更相信籃網會被騎士橫掃。
 
籃網之所以陷入敗戰的原因,除了本身球員層較為薄弱外,替補戰力趨近於零也是極大因素,在激烈的季後賽中,沒有板凳適時的支援,過於依賴主力往往就會發生無以為繼的狀況,這個問題在去年的季後賽就曾經發生過了,也讓教練法蘭克(Lawrence Frank)備受爭議,今年又在傷兵重重下再次上演,也難怪三劍客必須場場硬撐40分鐘以上。
 
既然必須大量仰賴主力在攻守兩端付出心力,先發球員的表現也就更為重要,這又突顯這個系列賽籃網另一敗因,很遺憾的,那個人便是卡特。挾著四月份平均近30分的成績,卡特與基德隊長帶領著籃網在季後賽之前便有了好的開頭,首輪在度過前兩場的「噓聲相待」之後,卡特便重新啟動,讓籃網得以在主場揚威。
 
然而在對騎士的六戰中,卡特平均得分卻大幅下滑至19.7分,命中率掉到僅有354,出手次數更是節節下滑。要知道在籃網陣中,基德得像中鋒一樣抓籃板,又必須組織球隊進攻,如果還要求他必須得分像喬丹(),那就太不近人情了;而有傷在身的傑佛遜,同樣也是得包辦球隊大小雜務,無法專注於進攻;至於柯林斯(Jason Collins)與摩爾(Mikki Moore),只要有分數進帳,就是籃網之福了。
 
從這裡來看,單打能力最強的卡特自然而然要擔任起追加分數的責任,不管手氣好不好,還是必須奮力找回手感。很可惜的是,我們看不到卡特積極搶攻的一面,反而是愈危急的場面愈不敢出手,最後兩戰卡特甚至合計只出手22次,整個第四節幾乎成了隱形人,連帶造成籃網最後關頭火力停滯的局面,這樣的表現實在讓人不禁要替卡特貼上「軟腳蝦」的標籤。
 
一如賽前預期,騎士最後便靠著較完整的陣容和絕佳的狀況贏得東區決賽門票,當然運氣成分佔了不少因素,接下來就看詹姆士(LeBron James)和他的騎士如何突破奧本山宮了。
 
MVP
六戰24.77.3籃板8.5助攻的表現,詹姆士毫無疑問是「剪網」功臣,只不過若想再進一步挑戰東區冠軍,「小皇帝」必須得更強硬、出手更果決一些。
 
Who’s Not
以納卡巴(Bostjan Nachbar)為首的板凳群,在系列賽中幾乎辦法有效支援前線,尤其是納卡巴,各項攻守數據幾乎都較首輪來得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巴瑟畢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