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五天之內,我們見證到棒球運動中燦爛動容、又令人非議不捨的一面!榮耀或殘酷的爭論再次浮上檯面,宛如天使與惡魔終其一生的拔河,孰優孰劣,猶未定數,天枰兩端的浮沈,輕重自在人心。

從60年代末期的「魔手」陳智源,70年代初期的「二齒」許金木,到1979年,黃廣琪和莊勝雄的21局巖流島對決,兩人合計投了466顆球;1983年,「東方特快車」郭泰源一日連投17局,用211球為台灣取得珍貴的奧運參賽權;1991年,職棒二年總冠軍賽,「金臂人」黃平洋九天內登板35又3分之1局,用球數是驚人的522。再到1997年,IBA青少棒賽,少年英雄鄭嘉明打擊先發救援兩肩挑,投24局,隻手為中華隊留住亞軍;2003年金龍旗,姜建銘連四場完投,36局455球…….。相較之下,林英傑在五天內14又3分之2局,總計218球的搏命演出,對生在台灣長在台灣的球迷來說,似乎已經不是太稀奇的事。

只是,讓人感到遺憾的莫過於台灣棒球發展近五十年,卻不斷在歷史輪迴中打轉。稻尾和久式、乃至於初期大聯盟近乎神話的鐵人投球固然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間、制度、觀念的演進,如今幾乎消聲匿跡。即使日職中如松坂大輔、和田毅等仍有過量投球的疑慮,但球團在球員防護和訓練機制所投注的心力與人力仍十分可觀。深受日本影響的台灣棒球,承襲了「甲子園式」,乃至於「神風特攻隊式」的鬥魂精神,卻沒有順便把更先進的防護觀念、基礎訓練、經營理念延續在本土球員和球隊身上,使得中華職棒從元年打到十六年,玩得依舊是打一場算一場、贏一場賺一場的「業餘棒球」。

一直以來台灣都是走「精英棒球」的路線,沒有所謂的農場教育養成制度,所有球員都是自少棒開始不斷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遊戲中焠煉自己,尤其是投手,你必須要有超人般的演出方能走出一片天,所有能量幾乎都在業餘時代燃燒殆盡,進入職棒舞台後難有再向上提升的動力。這造就台灣的投手宛如埃及金字塔般,人才隨年齡層而上逐步遞減,能站上頂端的就只剩下大家熟知的「二郭一莊」、「金臂人」、「飛刀手」、曹錦輝、王建民等……。

塔頂風光明媚,引人永恆懷念;塔中多為一時英雄,風華不再,昔日光榮已乘風而去,獨留餘溫的心伴隨一身力不足之軀;塔下滿是遺憾,無名之臂已化作滾滾洪流,隱沒口耳之中。

因為陳金鋒,因為曹錦輝,因為王建民,台灣多數球迷開始與大聯盟接軌,「完善的投手分工制度」、「嚴格管制用球數和局數」、「龐大細膩的訓練模式和防護工作」、「視選手為球團最珍貴之資產」等百餘年的發展經驗,一波接一波衝擊球迷的舊有思維。大聯盟告訴我們:英雄的誕生不是「拋頭顱,灑熱血」的,也不是光榮與毀滅兩者並存的,而是建立在一套完善縝密的遊戲規則,讓球員能持續成長、不斷向自我挑戰的制度模式。

林英傑的隻手遮天固然美麗壯烈如荷馬史詩,球迷或可讚嘆,或可悲憫,但千萬別舉2004年Schilling的「血染紅襪」或2001年響尾蛇的「左右護法屠洋基」之役等熱血事蹟來圖一時的自我安慰。別忘了,這兩大巨投當時已近不惑之齡,在大聯盟中該有的地位榮耀都有了,拼的只為不負球迷不負己,以及一頁屬於上帝的史話。

林英傑呢?他今年僅僅24歲,加入中華職棒才第二年,未來前景值得眾人期待。用大聯盟的話語來說,「林英傑,潛力十足的年輕左投,控球佳,速球、變化球具一定水準,心理素質和抗壓性是其最大特色,球團手中的瑰寶。」所以你會看到38歲的Schilling浴血奮戰、四十歲的Randy Johnson燃燒左臂,而不會看到王建民超量投球、天使隊的Ervin Santana連續出場。

「生似花開之盛,死如花落之美」,希望"這五天"不會是扼殺林英傑的劊子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巴瑟畢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