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球後衛,也稱為組織後衛,它是場上的指揮官,球隊運轉的離合器,八面玲瓏,聰明靈活,一個控衛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整支隊伍攻守節奏的流暢度以及視覺上的觀感刺激,甚至球隊的成敗,從古至今,任何一支球隊的組成,最不可或缺的便是這個獨特的1號位置。

從Bob Cousy、Oscar Robertson、Magic Johnson、Isiah Thomas、John Stockton到Jason Kidd、Steve Nash,控球後衛隨著時代改變不斷地演進,角色扮演也從傳統的組織助攻逐漸蛻變成更多元化的攻城掠地,越來越多的控衛如Allen Iverson、Stephon Marbury、Mike Bibby、Jason Terry等,憑著天生難自棄的進攻才能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得分利器,「控球後衛」只是字義上的專有名詞,橫跨多重領域的「兼差」並不能抹滅他們對於球隊勝利的貢獻;再加上全能球風的蔓延,中前鋒也在時代的要求下肩負組織分球的工作,控衛不再是完全主導球隊場上運作的唯一指揮者。如此傳統角色的一再切割,不僅突顯新世代球風的娛樂性和複雜性,也間接讓人懷念一點一滴逐步流逝的「純控衛」風采。

Brevin Knight正是這樣的一個球員!

出自Stanford大學的Brevin Knight,在1997年被騎士以第一輪第16順位選中,同年加入的隊友還有甫在熱火拿下冠軍戒的Derek Anderson、依然留在母隊的Zydrunas Ilgauskas以及Cedric Henderson,「四小騎士」不僅幫助球隊打進季後賽,還同時入選了當年年度新秀一、二隊。

Knight在新秀年即繳出9分8.2助攻2.45抄截的優異成績,之後的兩年也都有9分7助攻以上的表現,沒有傲人的體能,也沒有石破天驚的火力放送,如此穩健踏實不花俏的風格讓Knight很難吸引到媒體的目光,但只要後場有他球隊就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安全感,隊友也明瞭,把事情交給Knight一切都將變得簡單而有效率。

2001年年初,受到傷勢的影響加上二年級生Andre Miller的日益成熟,騎士隊遂將Knight當成籌碼送至老鷹隊,換來Jim Jackson、Anthony Johnson和Larry Robinson;在亞特蘭大待不到一年,Knight又隨著Lorenzen Wright、Pau Gasol一同被交易到灰熊隊;03-04年球季更是有如包裹般先後遊走了太陽、巫師、公鹿三支球隊,生活的顛沛流離連帶個人成績也滑落到只有4.7分3.6助攻,對年華老去又有傷在身的Knight來說,情何以堪。

2004年夏洛特山貓隊成立,Knight因未在球隊保護名單內,便以擴張球隊選秀的方式被山貓挑走。兩年來,不再流浪的Knight擺脫之前四處替補的窘境重新找回舞台,平均8.9助攻2.13抄截都是聯盟屬一屬二的成績,助攻失誤比(3.86)、抄截失誤比(0.93)更在所有球員中名列前矛,顯示出他在執行戰術上的精確與效率。靠著他豐富的比賽經驗和成熟穩定的指引,山貓隊從第一年的18勝到第二年的26勝,一步一步地向上成長,對一支擴編球隊來說,有了像Brevin Knight這樣穩定又能正確引導其他球員前進的控球後衛,無疑是一件幸福的事。

展望新的一季,又老一歲的Knight勢必將逐漸退居幕後,他的責任除了要幫助山貓度過成長的尷尬期,更要協助去年球季越打越好、潛力十足的Raymond Felton成為未來球隊的重要基石。

堅守自我崗位,樸實中見光芒,從Brevin Knight身上我看到了傳統控衛不滅的火光,這不就是籃球運動中最原始的感動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巴瑟畢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